左行. 右企.
香港的行人扶手電梯有著成文與不成文的規定:
不成文 -- 左行
成文 -- 右企
大家彷彿接受了這是最符合效率原則的運輸方法: 不怱忙的靠右站穩, 怱忙的靠左拾級而上/下: 很有秩序地, 每天在繁忙的中環和閒適的赤柱, 在實踐.
據說這是最合符安全原則的. 對一般右撇子來說, 靠左行能讓動作更靈活, 應變更快. 這裡不談哪一邊才是"正確的駕駛方向". 我們似乎已習慣左行右企, 打不破的. 但令人懊惱的事, 總發生在早上八時半的中環地鐵.
地點: 月台往閘口扶手電梯
車廂裡, "mind the door please" 還未說完, 聚集在下車有利位置的白領已排好在車門前準備下車. 幕門一開, 一眾紳士淑女維持著安全的禮貌距離, 以皮鞋可達之最高速往扶手電梯方向進發. 5秒後扶手電梯登梯位置開始出現半圓形人群.
你開始發現, 原站在你左邊的墨綠領帶先生, 有右移的跡象; 稍不留神, 他竟以凌波微步在你身前略過 -- 站了在你的右邊! 同時原在你右邊的dior小姐, 正打破了禮貌距離, 小步小步的把你擠向左邊.
正在從半圓第六圈進入第二圈的你自然心有不甘, 企盼在最後關頭佔回右邊"不用行"的有利位置, 唯有放慢腳步, 以退為進 -- 讓左邊的人先行, 專心看準右邊梯級, 以打籃球時的佔位技術踏上去 -- 正當沾沾自喜的時候, 冷不妨一個其貌不揚身穿正牌nike的大嬸, 移形換影中竟已站在你 -- 一個高貴(內心)淑女正前方的梯級上. 中環真是上等人的地方, 一輪高手激戰竟沒有多大身體接觸. 這時你的鼻子離大嬸的背脊約5cm. 想退一步; 不行: 後面是一個大動作的先生 -- 正在電話談曼聯.
你只好眼觀鼻, 鼻觀心, 並數算一下這nike的質料價錢, 直到20秒後; 深深吸一口氣,
海闊天空.
萬一不幸(或幸)你功力不夠, 總得在左邊行走, 希望你的高跟不太高; 否則那20秒的"篤篤"聲, 也真叫人擔心.
其實, 如果扶手電梯旁有樓梯的話, 我認為應停止在扶手電梯上行走, 以加速流量. 要快, 行樓梯啊.
但在沒樓梯的地方, 左行右企, 始終是禮貌和體諒的表現.
後記
小哲到新加坡小遊, 發現彼邦右行左企的標語:
出奇地, 小哲很快便適應了.
原來, 左, 右, 有時候只是一種社會的集體認同. 只要有共識, 就有秩序, 就成文化.
Tag: 大隱於市
2 Comments:
This is a piece of to be refined work. Post it here to keep the "weekly posting" promise, as I am not free in the coming days of the week.
First revision: adding the singapore part.
Post a Comment
<< Home